跨越百年滄桑,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創新決定著文明的進步。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的兩院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協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科學回答了一系列事關科技創新的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問題,為做好新時代自然資源科技創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定方位、抓關鍵,必須把技術創新作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
科技創新在黨和人民事業中始終占據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發揮了十分重要的戰略作用。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從最初的肩扛腳架、丈量測繪到如今的航空航天信息化遙感測繪,其發展歷程充分反映了創新驅動、技術革新在引領事業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意義和巨大作用。自然資源部重慶測繪院作為一家有著66年歷史的專業技術隊伍,在服務生態文明建設,融入自然資源大格局工作中,必須具備與時俱進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氣、堅忍不拔的定力,扎根測繪地理信息與遙感科學,在面向國家重大項目需求上持續發力,為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提供測繪保障服務。我們要在強化地理信息賦能經濟社會發展上繼續努力,緊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對測繪地理信息、空間地理關系服務特別是三維實景地理信息服務的迫切需求,打破傳統地理信息服務模式,深化融合創新,不斷提升測繪地理信息管理和保障能力。
抓創新、破難題,必須把堅持問題導向作為增強創新的根本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科技創新工作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個面向”把握了國家科技創新工作的大勢方向,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前我國科技領域原始創新能力還不強、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還不高、科技創新資源整合還不夠、科技投入產出效益較低、科技人才隊伍結構有待優化等“難題”。這些也是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中正在經歷的“困局”,需要花大力氣解決。
測繪地理信息是典型的技術和勞動混合密集型行業,要將更多的勞動密集型工作轉為技術密集型工作,就要在新型測繪技術、遙感技術和智能化新技術裝備研究與應用上下功夫,花大氣力提升測繪行業整體生產技術水平。要善于把握大勢,不斷適應新發展格局,統籌眼前需求和長遠發展,加強對新型基礎測繪、實景三維、時空大數據、5G﹢測繪、自然資源督察與執法測繪技術支撐等前沿技術的研究,構建適應新發展格局的前沿測繪技術能力,要在業務方向性引領上下功夫,在融入自然資源管理大格局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廣度、深度上持續創新,不斷提高服務自然資源管理的技術供給能力。
推改革、促活力,必須把創新制度作為激發創新的內生動力
科技創新是否有章可循,資源配置是否科學合理,科技體制是關鍵。科技創新能否打破壁壘,成果轉化能否通暢順利,科技體制改革是抓手。要切實從“科技興院、人才強院”出發,在更靈活的薪酬制度、給予科研單位更多自主權、賦予科技人員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不論資歷不設門檻、讓有真才實學的科技人員英雄有用武之地等方面,統籌謀劃適應新發展階段的科技創新管理體制,使科技創新煥發出新的生產力。要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制度體系改革走深、走實,了解科技人員所想所盼關心人,努力做到人盡其才,最大限度地發揮資金和資源的作用,構建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人才評價體系。要結合單位服務自然資源“兩統一”職責,做實科技創新成果登記和轉化工作,加強創新成果共享機制,做好科技項目產出效率評估工作,從榮譽、績效、職稱等方面與科技創新工作掛鉤,切實鼓勵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全身心投入科技創新工作,倡導青年技術人才開展自然資源科技創新工作要心懷“國之大者”,不斷鼓勵和加強青年技術人才的創新意識、創新責任。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測繪地理信息工作者,特別是青年技術工作者,要提高政治站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凝心聚力,頑強拼搏,自我革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砥礪奮進。(自然資源部重慶測繪院)